滚塑模具粗抛 经铣、电火花、磨等工艺后的表面可以选择转速在 35 000 — 40 000 rpm 的旋转表面抛光机或超声波研磨机进行抛光。常用的方法有利用直径Φ 3mm 、 WA # 400 的轮子去除白色电火花层。然后是手工油石研磨,条状油石加煤油作为润滑剂或冷却剂。无锡滚塑托盘一般的使用顺序为 #180 ~ #240 ~ #320 ~ #400 ~ #600 ~ #800 ~ #1000 。半精抛 半精抛主要使用砂纸和煤油。砂纸的号数依次为: #400 ~ #600 ~ #800 ~ #1000 ~ #1200 ~ #1500 。滚塑托盘价格实际上 #1500 砂纸只用适于淬硬的模具钢( 52HRC 以上)。
分模面选择:选择在不影响滚塑制品表面质量之处,其结构形式以凹凸相配为宜,这样既能保证配合精度,又能防止模具产生变形和分模面出现漏料的现象。圆角的选择:模具的转角处,应设计成:外圆角与内圆角成倍数关系,便于原料贴附模具,有利于制品成形,不至造成转角处或尖角处出现空洞。出模角:滚塑制品在高温状态下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因此出模角可以相对较小,甚至局部有小尺寸的倒勾也能出模,但如是大面积或很深的倒勾则必须将该部位做成侧开式结构.
滚塑成型的产品一般以尺寸的百分比方式设定,或每cm/cm的值表示。设计者应致力于最终盈盈可容许尽可能最宽公差概念。过度设定公差会不可避免的导致成本上升、模具修整或产品加工。对于最终产品的尺寸有两个设计比那两。第一个是模型的品质与精确度,这部分可运用CNC机器加工模型;第二个变量是用来制作模型的收缩率,决定这个收缩率必须了解索要用的材料、尺寸、产品厚度及产品曾经收集到的数据。要注意滚塑产品的内部表面是自由形成的,不应使用有公差的尺寸。结晶性材料如聚乙烯、尼龙会有大量的收缩且在循环中易于变化。非结晶性擦聊如聚碳酸酯、聚氯乙烯能承受较大的循环编译,而产品的尺寸有较低的编译。
滚塑模具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而为了生产出优良的滚塑模具,我们有什么要注意的事项呢?下面一起来看一下滚塑模具厂家为我们介绍的内容。分型面选择,在不影响滚塑模具表面质量的地方,结构形式适合凹凸,可以保证配合精度,防止模具变形和分型面泄漏。圆角的选择,滚塑模具的角部应设计成使外圆角与圆角相乘,这有利于将原材料附着到模具上,这有利于产品的形成,并且不会在角部或锐角处产生空隙。
如果制品壁的抗压能力要求较高,制品上是否要设计加强筋或“吻式”结构。在制品脱出的方向上,设计中是否包含了较深的侧面陷。如果是,它们必须设计在外面或作为活动嵌件,这样模具费用将增加。因为塑料的收缩性,所以一些小的凹陷可以不予考虑。但是必须要知道多大的凹陷程度不需要额外的模具。模具块数有多少。标准情况下模具有两块,但是如果制品的设计较复杂可能要求多块模具。这将影响到模具的费用,模具的维护和塑料制品的单件成本。滚塑模具设计尺寸时要注意,一般来说滚塑制品的收缩在3%左右,如果滚塑制品对尺寸精度要求高的话,还要从原料参数,产品内部结构,模具材料收缩性等去做分析和调整。
由于制作过程中的各个部件都是在高温与旋转的工艺流程下最终成型的,不同于那些在重压之下形成的部件,因此滚塑模具不需要像注塑工艺那样还需要经过特别加工才可以经受住重压的考验。首先,比其它类型的工艺相比滚塑工艺更具有市场优势。成本是制造企业设计产品时肯定会考虑到的重要因素,在与吹塑工艺、注塑工艺比较时,滚塑工艺更能够在有效成本范围内轻而易举地生产出大小不同的部件。滚塑工艺的模具相对来说也要更为低廉,因为它没有一些内部核心需要制作完成。而且在没有内部核心的情况下,只要一点小小的变化就可以制作成另一个模型利用滚塑工艺生产的防腐设备。